您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前沿 >> 关闭

小学阶段学习习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点击数:883 次 发布时间:2018-10-22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

4.jpg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

3.jpg

 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学习习惯列表

年级
内容

一二

年级

1、整理书本、文具,工整摆放。书包内物品整齐有序,分类放置。下课后将下节课的书本摆放在课桌上,要整齐有序。

2、静待上课。走进教室后要安静地等待老师由课。

3、读写姿势正确。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4、学会倾听。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5、积极参与。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6、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家庭作业可与家长共同完成,但严禁家长代劳,严禁拖拉。

7、自主阅读。能借助拼音,独立阅读小故事,并有见解和感受。

三四

年级

8、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预习,会用笔做标记,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课后复习好当天所学内容。

9、写日记周记。能用日记同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心情感受。

10、勤于动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记课堂笔记。背诵时,能通过默写加深记忆。

11、自己检查作业。对完成的作业进行自检,提高正确率。

12、阅读课外书籍。积极主动阅读课外书籍,会写简单的读后感。

13、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勇于战胜学习中的困难。

14、动手操作。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五六

年级

15、阅读科普作品和文学名著。阅读课标要求的文学名著,每学期不少于两本,优先选择中考篇目。

16、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学习。合理有效安排学习时间,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独立学习。

17、整理错题。将每次练习和考试的错题整理成册。

18、查阅资料。利用图书、网络和其它渠道查找和搜集所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