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 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因为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 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为此, 广大一线教师要紧密结合新课改的要求, 在教学上实现多元化教学,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一、多观察多留心, 教学就在我们身边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 学习自制力较差, 好奇心较强, 学习时心理因素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来选择教学方法, 从而使学生愿意学, 并主动地学。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 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且不利于教师教学过程的展开。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符合小学生好奇心理特点的数学情境, 将教学内容或以生活中的画面展现出来, 或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 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例如, 在初步认识角时, 以学生见过的几何图形红领巾、三角板、课桌等物品导入新课,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通过生活实例学生很容易掌握角的特征 (尖尖的顶点、直直的边等) , 并学会用尺子画角。
广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 把课本知识带到生活中去。利用生活中直观的实例去理解课本中的知识, 这种即学即用的教学方法更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
二、在课堂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形势下的教学, 要求教师重视课堂学习效率,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小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 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要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能够发挥天性,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得到活跃, 用创造性的学习心态去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高, 带着思考自行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放飞思绪。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丰富课堂学习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小组学习
教师在备课前, 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上, 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参与性。通过听他人的讲解, 解析他人的思维, 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思考能力也会得到锻炼。这体现了小组学习的优势, 组员之间的相互合作, 相互帮助, 是分组学习的初衷。在小组讨论中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也增加了学生的交流力度。小组学习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取长补短,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 构建角色体验式学习模式
教师教给学生的最常见的学习方法是: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复习。这也是很多学科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对于数学这门特殊的课程, 虽然也有着同样的要求, 但是侧重点并不一样。学生体验式学习模式, 主要是让学生转化角色, 增进对知识的掌握。数学学习比较灵活, 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而不是死记硬背。例如,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数学公式时, 先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 让学生自己寻找其中的规律。然后再让每组学生进行讨论总结, 从而得出公式的最终定义。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学生讲公式, 再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 易于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思考与做题中总结出规律, 获得计算公式。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得提高, 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当遇到一些有难度的习题时, 可以更好地解答出来, 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三) 结合多媒体实现现代化教学
计算机发展速度非常快, 普及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教育界开始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不断地投入使用多媒体, 学校也不断地推广该种教学方式。这是科技的成果。多媒体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出来,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这一措施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 让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更能形象地理解题意。学生更容易接受生动的教学方式, 它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学习的主动性也随之提高。教师在课余时间,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根据班级学习情况, 将教材编制成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视听教材。这样的教材有声有色, 采用一种集声、形、色为一体的教学方式, 把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变得生动而丰富。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看着枯燥的习题通过多媒体的演化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课堂学习充满了趣味。小学生好奇心强, 在教学中加入与课文相关的趣事,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延伸,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学习的关键是, 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课堂学习只是教学的一小部分。学生更应该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 而不是为了教师。教师提出的要求, 要认真地完成而不是应付。这样的双向学习, 方可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 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 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对于整体数学能力的提升不利。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思想,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开展情景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 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以问题为核心, 有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成绩, 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